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上半年,貴州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2.9%,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8.6%提高到31.9%,創近十年來新高,與此同時,上半年工業技術改造投資也同比增長了27.8%。一組組硬核的數據,折射出工業經濟怎樣的活力與動能?來看報道。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盤江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施工現場,工人們一邊利用無人機吊裝光伏板,一邊進行光伏支架的鉆孔工作,高峰時每天有2000多名工人在現場施工。
該項目規劃光伏總裝機容量317萬千瓦,總投資約116.4億元。其中,已獲批的173萬千瓦光伏指標共分三期建設,一期總投資37.8億元,已于今年4月建成發電,二期三期總投資約28億元,計劃年底建成發電。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盤江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項目工作人員羅根夢介紹,項目選用先進的N型組件,配置自動化監控系統,建成后是貴州單體規模最大的山地光伏場站,作為光伏+石漠化治理項目對貴州能源結構優化、節能減排起到了示范作用。
大抓產業、主攻工業,今年上半年安順市共謀劃新型工業化項目179個,總投資609.4億元;目前,億元以上在庫工業項目共77個。在現代能源等主導產業的帶動下,上半年安順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7.9%,高于全省工業投資增速25個百分點,排全省第一。
安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濤表示,今年以來,安順市加速形成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增量、新動力,全市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46.6%。航空裝備、醫藥及旅游食品、現代能源三大主導產業完成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比重的86%,特別是現代能源產業完成投資占比達到70.9%。重大工業項目的順利推進,推動安順市工業投資的快速增長。
抓項目就是抓投資,上半年,貴州緊盯重大工業項目建設,穩住投資基本盤;緊盯3533產業集群發展目標,全力推動強鏈補鏈延鏈項目加快建設,形成有效投資。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蔣莉莉介紹,貴州省現在還是由工業的中期向后期推進的發展階段,要完成工業化進程,還是要有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大工業投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手。今年上半年,我們擴大工業投資的有效性,幾組工業經濟的數據提振了信心。只有工業實現了賺錢養家的責任,旅游產業才能貌美如花,鄉村振興才能更具內生動力。
上半年,貴州緊緊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全力推動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7.8%,增速遠高于工業投資。技改投資的快速增長,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實現老樹發新芽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遵義市紅花崗區,1000多名工人正奮戰在遵義長嶺優特鋼精深加工技改項目施工現場。該項目規劃總投資110億元,是省級重大項目。其中,一期投資60億元,主要建設電弧爐、連鑄機、軋機生產線等,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遵義長嶺特殊鋼有限公司外聯部助理張橋偉表示,由傳統的熱軋鋼筋類產品轉型做型鋼類產品,比如H型鋼,填補了省內的空白。所有的設備都進行了更新,比如電爐設備采用了世界先進的一個品牌,工藝能耗優于行業標桿值,和技改前比起來,更高效、更智能、更環保。
今年上半年,遵義市通過用好用活技改政策、提升技改服務水平,不斷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培育增長新動能,全市工業設備購置投資同比增長約27%,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設備購置投資同比增長約123%。
遵義市工業和科學技術局副局長陳朝彪介紹,遵義市搶抓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機遇,推進年產50萬噸鋁土礦生產線技改、茅臺酒“十四五”技改等項目,提升工業發展的持續性和競爭力。我們將從推進企業生產線換“新”方面提產能、從推進企業生產設備換“智”方面增效益、從推進企業生產車間換“顏”方面優品質,形成新的產業投資增量。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蔣莉莉表示,從工業投資的結構上來看,上半年最大的特點是技術改造投資的大幅提升,它有力地支撐了傳統產業提質,也增加了工業經濟的含金量和含綠量。發展新質生產力其實是幾條路徑和渠道,包括從傳統產業中去挖掘新動能。技改的投入把貴州工業經濟的基本盤穩住,并且推向了高質量發展。
從上半年經濟數據看,工業和投資構筑了貴州經濟堅實的支撐體系。下半年,貴州將堅持提存量與引增量并舉,全力擴大有效投資,進一步增強工業在全年經濟發展中的支撐。
編輯:田 婭 核稿:劉佳躍 審核:張道林